close
 
"這究竟是怎樣一場鬧劇呢?"是我接連讀完Noël Coward的兩篇喜劇'Hay Fever'與'Private Lives'後的第一個想法。總覺得,既然這劇作家偉大到有人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劇院,代表其作品必有過人之處。只是,當我看完他的兩篇作品後,我直皺眉、想著:究竟他的作品有何意義存在?也或許是我見識淺薄、總以為作家們想說一番大道理。但是,有時候,寫作的意義,就只是為了自身娛樂罷了。
 
衝著Lindsay Duncan的名氣,我在他的同名劇院看過'Hay Fever'。同劇中還有Olivia Coleman,反而是我更加熟悉其作品的英國女演員(想來跟David Morrisey有點像,常常在影劇中看到她,名氣卻普通的演員)。當初的觀後感跟現在讀完劇本差不多,都覺得這是部好笑的喜劇、徹底展現當生活中有何謂的'drama queen'時,會是怎樣的景象。只是那歡樂的感覺太容易就淡去了,特別是跟Michael Frayn的'Noise Off'或Richard Bean的'One Man, Two Guvnors'相比下。

 
Coward筆下的Bliss一家人都相當自我中心且非常戲劇化,尤其是身為退休女演員的母親Judith。生活態度非常波西米亞般的Judith,總是試圖成為眾人的焦點、且極端倚賴他人的仰慕與崇拜而活。當一家四口各自邀請客人來家裡過週末、卻忘了告知彼此時,一場混戰就此展開:不具有正常社交能力的Bliss一家人,在找人來家裡作客卻完全不搭理客人之下,母親搭上了女兒欣賞的外交官、女兒跟母親邀請到家裡來的年輕仰慕者搞曖昧、兒子突然宣布跟父親請來的年輕女孩訂婚、父親則宣告愛上了兒子喜歡的年長女性!Bliss家的人恣意地將自身的幻想與情感投射且強加在他人身上,讓原本以為只是來單純作客的客人們飽受驚嚇、無言以對。經過一晚的折騰,客人們猶如驚弓之鳥地迅速在早晨逃離了總是過度幻想的Bliss一家人;但對Bliss一家人來說,這群不告而別的客人卻是多麼地無禮啊!
 
 
因為學校圖書館裡找不到其他想讀的劇本(全都在East 15,可惡!我們明明也有文學與戲劇系啊~),所以我破天荒地第一次讀了我還沒看過演出的'Private Lives'。會想看這部劇,主要也是Toby Stephens與Anna Chancellor要在今年於倫敦演出該劇的消息。想說閒著也是閒著、加上我需要點消遣讀物來讓分心,便好奇地開始閱讀。讀完之後,我發覺本劇與'Hay Fever'有異曲同工之妙。兩部劇中都有相當戲劇性的主角、喜愛將小事誇染成大問題,且主角們總是十分自我中心、任意妄為。只是這次的角色換成離婚了的Amanda Prynne與Elyot Chase。
 
兩人結褵三年後,因無法忍受彼此的個性而離婚。在離婚五年後,各自找到新的伴侶結婚,然後來到南法度蜜月。(在作者的安排下)由於兩人的個性太過相似,選擇的地點與旅館竟然相同、所選擇的新伴侶Victor Prynne與Sibyl Chase,也有十分相似的個性。這可從故事一開始、Sibyl和Victor不斷各自詢問Elyot與Amanda其前妻\夫的對話中可發現。也讓讀者明顯覺得:他們都選錯了對象!
 
當Elyot與Amanda錯愕地發現彼此竟然待在同一地方度蜜月時,兩人都同樣地打算說服另一半一走了之,但Sibyl與Victor卻也都堅決反對離開。但是,這一留下竟讓Elyot與Amanda舊情重燃,任性地兩人便在蜜月之際丟下伴侶遠走高飛。只是,當初兩人會分開必有原因,不會隨著時間或重燃的愛火而輕易解決。無法忍受彼此個性的兩人來到巴黎後,雖然有愛火濃烈的高潮,更多時候是大吵又大鬧。當兩人於巴黎公寓內搞得雞飛狗跳之際,Sibyl與Victor循線而來、想要與他們兩人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只是,Coward並未想寫一齣關於愛的本質什麼的偉大愛情作品。該劇便在Elyot與Amanda趁著Sibyl與Victor大吵之際、提著行李溜出公寓而告終,留下讓人莞爾的結局。
 
Coward的喜劇,就目前看來,是圍繞在這些過於重視自我感覺與享樂、視他人與社會規範於無物的角色發展。透過這些人物有違一般常識的行為誇飾,讓觀眾感覺到趣味所在。在他集結成冊的劇作集的引言裡,Coward自己也寫:這兩齣劇在上演時,曾被媒體評論故事情節過於單薄、超出現實、及相當瑣碎(再次讓我覺得:我果然沒有成為劇評家的寫作才能),我想這些評論相當吻合貼切(因為我也這麼覺得)。只是,Coward自己也說了:正因為該劇('Hay Fever')沒有情節可言、也無須太多演技,所以要能夠吸引觀眾,全靠演員本身的專業技巧。的確,從劇本看來,他的喜劇誣需繁複佈景或道具,展現了舞台劇的簡潔主義。但也正因為如此,若演出者的演技拿捏不好或配合不佳,很容易讓整齣劇的重心往單一角色身上傾斜、進而使情節的誇張性難以維持,也就讓觀眾覺得無趣(尤其當觀眾讀過或看過該劇的話)。我對這兩部劇本實在沒什麼太大的感想,雖然很想寫點東西,卻難以下筆啊!
 
Coward的東西看夠了,接下來還是去找找Rattigan的'Winslow Boy'來看好了。無法看太長英文篇幅的書的我,只能繼續埋首讀劇本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ritish playwright
    全站熱搜

    tokyope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