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月29日真是個重大的日子,是的,自從上周五去看'Frankenstein'後,我就不停地倒數日子。沒錯,當全球媒體都在注目著倫敦時,我人在那兒,懷抱著雀躍不已的心情排在長長隊伍中,等待著入場時刻。
 
不過,讓我如此殷殷期盼的,不是那對占據所有版面的newlywed,而是一周後,再度親眼見到我心繫不已的cucumber、喔不,是親愛的Mr. Cumberbatch!啊啊,自從買到便宜的劇院票後,我真不敢相信我的運氣,竟然能抽到熱門廣播劇'Cabin Pressure’的門票!對此,我一直以為是托了皇室婚禮的福,轉移人們的注意力。不過,當我親眼見到排在Shaw Theatre外面、令我傻眼的長長人龍時,開始覺得我是真的很幸運。
 
 
 
 
 
 
 
 
 
 
我不能說是廣播劇迷,但當你開始喜歡一個演員,這份心情會成為做任何以前沒做過的事情的最佳動力。這不是我第一次申請BBC節目的票,卻是我第一次參與節目錄製。由於該劇受歡迎的程度(?),寄來的e-Ticket上頭還寫著:This ticket does not guarantee admission。換言之,票是申請到了,但想要保證進場,就要順應英國的準則,不論做什麼事,都給我乖乖來早早排隊。天真的我,拖著我親愛的朋友,忍受著bank holiday的交通不便,以為婚禮會吸引走人潮,而在開門前半個多小時才緩緩抵達位在British Library旁的Shaw Theatre。當目光落在劇院門口時,除了瞠目結舌外,沒有更好的形容詞可以表達我們的心情。就在我們加入延伸了好幾百呎的人龍後,劇院工作人員開始發白色號碼牌貼紙,猜猜我拿到幾號?333號,can you believe that?!我們前面有三百多人哩!天啊,英國人都這麼閒嗎?(或者說是愛好藝文活動?)我忐忑地問工作人員:拿到白色貼紙是否代表我們一定能進場?好險得到的答案是正面的,不然我朋友可能會想要K我。當天倫敦的天氣比預料地好(氣象預報一直說會下雨),只是風大了點,但不至於讓人覺得寒冷。在意外的好天氣裡排了一會兒隊,人龍便開始往前移動。
 
劇院大廳並不大,加上吧檯,又更難容納這番人數。進去之後,猶豫了一會兒,我還是決定擠在早已堵塞的一樓,而非上樓去(因為當時以為它的格局跟我去過的其他劇院一樣,分成circle與stall)。事後證明,我的決定是的(但大部份要歸功於手腳敏捷)。在壅塞的大廳感嘆:'怎麼這麼多人'好一會兒後,通往劇場的窄門總算打開。這時,就是拿出在Glastonbury練出的鑽功的好時機了。一手拉著我朋友,一面往前不停找空隙,我們算是相當早進去的一群人。然後,沒空理會劇場的模樣,我們就先眼明手快的挑好位置(之後一整個為自已的好身手與好選擇沾沾自喜)。當然,我們沒有坐到離舞台前幾排的位置,而是,哈哈,更好的、一般會賣很貴價錢的premium seats(換言之,就是與舞台上表演者視線平行的位置)。更令我興奮不已地,是親愛的Mr. Cumberbatch,在舞台上一整列給表演者歇腿用的椅子中,挑了幾乎坐落在我正對面的那張上~(灑花轉圈)
 
 
坐定之後,終於有空分心到劇院的景觀上。出乎我意料地,Shaw Theatre沒有circle和stall之分,而是像大型會議廳或體育場般的環狀設計。第一次參加廣播劇的錄製,一切都很新鮮。大大的舞台上沒有任何裝飾,只陳列著三四個收音麥克風(給演員的和錄觀眾笑聲的)、音響、與給表演者休息用的椅子而已,非常簡單。
 
正式錄製前,製作人Danny Tyler先上台跟觀眾宣布一下流程,順便聊聊天。當天要錄製兩集節目,及一個短短的special。整個過程,大致說來是先不中斷地錄完整集,結束後製作人會上台開始說哪裡需要retakes,接著中場休息,休息完再進行下一集的錄製。老實說,我沒聽過Cabin Pressure,對它的劇情一無所知。不過,這不影響我欣賞表演的程度。
 
這齣由John Finnemore撰寫的sitcom comedy、主要是在說一組飛航人員身邊發生的趣事,其中尤以'Captain' Martin Crieff (Benedict Cumberbatch)、'1st Officer' Douglas Richardson (Roger Allam)、和'Steward' Arthur Shappey (John Finnemore)三位的角色最重。這次錄製的三集裡,不只有Martin被迫加裝是法國人,必須用法式英語對乘客演說外(Benedict最後還搞笑地用法語腔講credits),還能聽到他們三人大開金口唱歌呢!大概是呼應Benedict因為'Sherlock'而大紅大紫的關係,John Finnemore還刻意在episode 'Berlin Day'裡安排一點推理橋段,讓Benedict說Sherlock的台詞,還自稱是Miss Marple XD不過,表演者的說話速度都很快,我時常聽不太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整體來說,仍然是個十分有趣的經驗(很可能是因為喜歡的演員在劇中的分量很重的關係:P)
 
節目錄完後,抱著上次在National Theatre沒等到人的怨念,我(再度)拖著我的朋友(非常感謝朋友的善解人意啊~)在大廳閒晃。也是因為一大群年輕妹妹們遲遲都不離開,讓我覺得應該有什麼事會發生。仍舊等待了一個多小時(期間我還去跟劇院裡的服務人員搭訕,問說stage door在哪、以及有多大的可能表演者會從大門離開。那位小姐很好心的跟我說:因為今天是第二季的最後錄製,他們正在開慶功宴,所以會要好一會兒才出來)、等其他次要角色都離開後(真的很有趣,看著他們默默地、不受打擾地離開,讓我大大感覺到有名跟沒有名的差別待遇),我親愛的Mr.
Cumberbatch終於跟編劇John Finnemore出現在大廳。女孩們(真的,男性大概只有寥寥一人吧!)蜂擁而上,編劇先生當然也受到包圍,但兩方的人數自然有明顯落差。
 
看到本人-就跟我上次看到John Simm一樣-我仍是一整個腦袋空白當機、說不出話來的狀態。就算艱難地吐出幾個音節,也像是含在嘴裡的喃喃自語吧!我拿給他簽的不是上次在National Theatre買的Frankenstein programme,而是我珍藏的'Hawking'DVD。因為這張光碟現在已經很難買到、要不就是標著令人瞠目結舌的價錢(所以我真的是很幸運),所以我覺得他在拿到時有意外地看了我一眼。由於本人處於僵硬的狀態,完全無法正常說話,害我原本準備好要跟他祝賀Bafta入圍的台詞根本說不出來,然後我就被人群給淹沒了(哈,我朋友也說:可以感覺到妳在發抖)。雖然不太甘心,但回來後看著合照和DVD上面的簽名,還是足足讓我樂上好一陣子。我愛你,Benedict(瘋狂影迷貌)!下次我絕對絕對要再去看他的廣播劇(握拳)!當然,前提是如果抽得到票的話。可是我想應該得等上好一陣子,畢竟現在'Sherlock'第二季開拍了,而正紅的他肯定還有好長的工作名單在等著。So, that’s pray.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ndon theatre Radioplay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kyopeony 的頭像
    tokyopeony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ill Die Tomorrow

    tokyope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