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週四去了倫敦看戲,如往常一樣,中午看一齣、晚上看一齣。因為習慣了,再加上都是看自己喜歡的演員,也就不覺得累。只是每次大家聽到我這麼做時所露出的表情...真的是非常有趣啊!

中午在National Theatre看James Graham主筆的英國政治劇'This House',講的是1974年間好不容易入主的工黨政府,在面對hung parliament的狀況下,如何協商拉攏以維持政府的運作。看這齣劇時,我是第一次到原來是藏在另一側的Cottesloe Theatre。由於此劇的背景是在描寫英國政黨的運作模式,所以舞台設計也是以議會的形式呈現。長方形的舞台上,兩側的觀眾席就像是傳統的國會議員座位分立,正中間是議會會長的座位;然後中間分成兩半,權作工黨與保守黨的個別的會議室;舞台的前側則搭建的像是面對River Thames的西敏寺陽台,後方投映著大笨鐘的影像。該劇的重點便在於呈現議會是如何操作、執政黨與在野黨如何協商、以及不擇手段地拉攏同盟。不過,在保守黨諷刺著工黨的粗鄙氣息、工黨嘲笑這群公校之子的不食人間煙火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法案的表決真的是搓湯圓搓出來的、某種我不甚了解的配對系統的運作結果。然而,因為某個法案的結果出乎意料,保守黨的黨鞭指責工黨副黨鞭詐欺、進而表明將不再進行配對。當此一優良傳統遭到揚棄,法案的投票過程便掀起腥風血雨、各黨便得卯足全力,確保黨員的出席。
這段兩黨彼此血拼的過程,自然是以較為笑料的方式演出,包括像是將議員鎖在櫥櫃、拉出醫院等等。但James Graham也不忘鋪陳其嚴肅的面相:像是在一場重大決議案中,工黨發現他們短少一票,但忠誠的資深黨員的妻子苦苦哀求副黨鞭不要打電話請病重的丈夫專程而下投票,因為她的丈夫一定撐不過這段旅程。與此同時,為了理想為了政黨的資深黨員也偷打電話、告訴副黨鞭:只要有需要的話,他馬上打包南下議院投票。在面對著其他國會議員立場搖擺、只顧自身利益的情況下,這樣的理想情操自然讓人默默感動。中午場的觀眾年紀偏大,在看著這部劇的時候,大概很能激發他們的懷舊與愛國情操吧!劇情的呈現方式的其中一部分,是飾演議長的演員會在全場奔走、宣告現在出現的是哪個選區的國會議員,還挺有趣的;另外,由於stall的觀眾席與舞台間沒有距離,所以幾個刻意空出的第一排位置,便成了演員們等帶上場前的座位。啊!這讓我超想要體驗一下的啦!可惜當初就只有circle的票可以買...
雖然能夠掌握情結發展,但這齣劇讓我深深感到困擾的是:我覺得我的英文聽力好像退步很多(我責怪是住在中文為主的宿舍樓層的關係)。保守黨的矯作腔調、工黨的北方音、愛爾蘭與蘇格蘭、威爾斯的地方腔調,在在都形成了對我的聽力能力的莫大挑戰。我會看這齣劇,主要也是因為Phillips Glenister 演出工黨副黨鞭的關係。每次會看他的劇,也是因為他常常跟我非常欣賞的John Simm共同演出。但因為當天行程有點錯亂,我竟然放棄去找他簽名的機會...很孬的我,看到沒什麼人在stage door等,就默默地離開了orz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