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想不起來究竟是什麼時候喜歡上Stephen Mangan,但之後看了他的搞笑偵探劇'Dirk Gently'和本來不愛、後來卻相當喜歡的'Episodes',就很愛這個被報紙形容具有'puppyish vulnerability'(真是無比貼切啊!他真的是有一張顯示'我是無辜的'臉)、頭髮捲得十分可愛的英國演員。自然也就不會錯過他的舞台劇演出囉!
好幾個月前就買好了票,終於等到八月四號去我從沒去過的Royal Court Theatre去看由Joe Penhall撰寫的'Birthday' 。位於倫敦高檔地段Slone Square、被國際知名名牌店環繞的Royal Court是個小巧的劇院,裡頭的座椅-非常少見地-是皮革沙發哩!從網站上看來,它裡頭應該是有兩個不同的劇場,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去另外一個看看。


為了不讓妻子再次承受懷孕生產的痛苦,Ed決定利用人工子宮的方式,由自己來懷第二胎。因此,本劇的故事主軸便環繞在Ed與妻子Lisa在NHS所掌管的醫院裡待產的過程。在漫長無期的等待臨盆之際,飽受荷爾蒙與痛苦折磨的Ed不斷地向Lisa抱怨自己是多麼地犧牲、而Lisa又是怎麼地'不了解'自己所經歷的折磨。透過Ed再三向已經生過一胎的Lisa強調男性懷孕怎麼不同於女性懷孕,原本屬於女性專利的懷孕一事,在Pnhall的建構下,成為了一個男性也可以分享的事。不過,這種'分享'卻又畫出另外一道男女之間的界線,讓人思索著男性生子一事,是否又因為它本身的特殊性形成某種優越?因為荷爾蒙激素的關係,Ed變得敏感且情緒化,進而展現出許多刻板印象下的girly characteristics。藉由Ed的嘴指控Lisa對他的不關心、以及種種在社會既定概念下,通常是妻子抱怨丈夫的台詞,一方面聽來是有莫大喜劇笑果,另一方面卻也感到無比諷刺。
劇中有一個橋段是當兩人在討論懷孕和工作哪個比較痛苦時,Ed認為懷孕後回到工作崗位上的Lisa會覺得工作過於辛苦,但Lisa卻不無怨恨地回應道:
"Are you kidding? Easier than bring up children all day every day. Easier than arguing with you all day and night about nappies and kiddy meals and buggies. Sitting in my office, a view of the river, fresh coffee, lunches, people telling me how clever I am all day? It's a fucking cakewalk."
另外,當Ed抱怨懷孕讓自己什麼都不能做、因此十分無聊的同時,不禁讓我想到Iris Young藉由自身懷孕經驗所寫的 'Pregnant Embodiment',裡頭將懷孕描述為一個漫長且某種程度上毫無目的的等待過程。這些都讓我不禁思索,是的,社會-一如往常地-似乎只著眼於一開始得知懷孕的喜悅,卻忘了在等待出生的過程中,女性如何被強制剝奪屬於'自己'的成就感與肯定。懷孕的婦女在這漫長的九個月裡,僅僅被賦予一個生理上的目的,她們的人格與情感需求不再因為自己最為一個'人'而受到滿足,所有發生在她周遭的事,都只是為了'他人',一個終將離開她的身體的生命。
"The image of uneventful waiting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reveals clearly how much the discourse of pregnancy leaves out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wom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thers pregnancy is primarily a time of waiting and watching, when nothing happens", Young如此寫道。
除此之外,Penhall也探索母親對孩子所抱持的莫名責任感與愧咎感。在劇中,Lisa一度坦承她因為難產的緣故,總是在面對兒子時感到歉疚。雖然Ed一直對她說這不是她的錯,但自己也在聽到助產士說自己剛生下的女兒有可能感染超級細菌時,忍不住抓狂。或許這反應了社會對父母的過度苛責。當報章雜誌總以聳動的標題'恐嚇'準父母說:如果你們不這麼或那麼做的話,小心你們的孩子會...。這也就難怪父母們(尤其是母親們)會轉過頭來強化自己在懷孕期間不小心'做錯'的事,也成為了眾矢之的。我們總是想要解釋一切,或者找個人責怪,但有時候,事情就是發生了。
除了對於懷孕與生產過程對男性與女性的心理影響大力著墨之外,Penhall也同時輕點諷刺了下國營健保的內部問題,像是護士超時工作、病人的情況掌握不明、以及醫療上的懈怠。故事的一開頭就是Ed和Lisa為了當初怎麼不選擇昂貴的私人醫療在爭吵。當然,Penhall無意得罪所有醫療人員,所以對這個弊病只是輕描淡寫。
這齣劇的舞台設計相當簡單,故事發展全部圍繞在Ed所待的病房裡進行。所以劇情轉換時,圓板舞台便不停旋轉,讓我一度擔心上下舞台的演員與工作人員會不小心跌倒什麼的。
本劇的主要演員-不只是Stephen Mangan-我都意外地熟悉。飾演飾演registrar Natasha的Louise Brealey因為飾演BBC 'Sherlock'裡的Molly Cooper而引起注意;讓我覺得十分眼熟的Lisa Dillon,後來細看劇本裡的演員表,我才恍然大悟地了解原來我在'Dirk Gently'和 'The Jury II' 裡看過她。趁著當天倫敦難得的陽光,我在散場後拉著友人去等可愛的Stephen Mangan。他本人真是好人一個,簽名拍照樣樣不拒,所以我的收藏名冊又多了一人啦!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