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從Andalusia回來的我,意外地感到精神奕奕,隔天便接著去看了我的第一齣Shakespeare play: ‘Richard III’.我早在好幾個月前就已經訂好票,會去看的原因,純粹是衝著Kevin Spacey是主演的名氣。老實說,我不是他的影迷,對於他到底演過什麼有名的電影也想不出來。只是因為有個朋友大力讚賞過他的舞台劇演出,加上有學生票可以訂(Hooray to Britain’s generosity to students!),便高高興興地訂了stall的票。結果,明明是D排,但Old Vic Theatre的D排卻是舞台前的第一排,哇。
雖然久聞Shakespeare的大名,但我一直沒有契機去看一齣由他主寫的演出。本以為David Tennant跟Catherine Tate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會成為我第一部看到的演出,結果卻因緣際會地讓‘Richard III’搶了先機。整體來說,就我目前的舞台劇水品與英語程度,Shakespeare的作品還是艱澀難懂了點,加上人物眾多,更讓我搞不清誰是誰、誰跟誰是什麼關係。不過,最大的障礙仍然是因為—如果你看過Shakespeare的劇本—人物對白總是長長一串and you lost in the great uses of metaphors and conversations.不過,整場看下來,我還是有抓住整個故事的走向與角色間的複雜關係。
大致說來,整齣劇是在講述身體具有缺陷的Richard III如何透過挑撥離間、威脅利誘等方式來奪取英格蘭的王位,過程中他用盡心機、拉攏敵我,逐步除去登上王位的障礙,包括他自己的親弟弟、弟媳、好友,以及年幼的姪子,他都毫不眨眼地斬草除根。作為劇中的靈魂人物,Kevin Spacey的演出無疑地十分精彩,時而戲謔、時而詭譎盡露,將Richard III的奸巧暴戾、逢迎作戲一面表現地絲絲入扣。但當然不只是他,其他演出者也同樣地精湛。我特別喜愛當前任國王要求她的皇后一派與Richard一派要攜手言和的橋段,看眾人在相機面前一派惺惺作樣、然後轉過頭去是一臉不屑與輕蔑,真的是很有喜感。
在舞台佈景方面,這是我第一次到位於Waterloo附近的Old Vic Theatre,感覺上它並無比其他劇院要來得特別(但感覺政府真的是想把South bank這區域營造成新藝文之地,環繞著National Theatre、Tate Modern等等重要的藝術展出場所)。舞台設計,相較於我看過的其他舞台劇,是蠻簡單的,沒有太多驚人或龐大的佈景。不過,由於在許多情節裡動用大鼓跟人陣,展現出一種磅礡的氣勢。尤其是在最後兩軍對戰的部分,運用著時而震撼、時而輕緩的鼓聲作為背景,帶動了觀眾的心緒起伏。
雖然在看完劇後,我並沒有多特別的感受,但這不表示我不覺得這齣舞台劇不好。要知道,當天的中午場可是全場爆滿哩,更不用說外頭有多少人排隊在等return tickets。(大概有很不少人跟我一樣,是衝著Kevin Spacey的名氣來的。這讓我想到當今舞台劇的窘境,若是沒有吸引人的cast來延攬觀眾,舞台劇大概真的很難生存下去吧!即便是在London這樣一個算是人文薈萃的城市。)本來有心動想要買它的劇本,但後來還是只買了海報(雖然我不知道意義何在,就算要買,買programme或許還比較有價值吧!)。我這幾天的確有動念頭想要去借原著來讀(因為發現劇本並不是adoption, but the original),但我真不知道我是否又會在Shakespeare過於聰慧的言語中昏昏欲睡。
每次都拉拉雜雜地說了一堆,只是覺得看過舞台劇,應該要留下點感想,即便我是沒太多想法,也只能膚淺地說說自己無關緊要的看法。But you know, better than nothing, I suppose.不管怎樣,我對舞台劇的熱情依舊持續著,也依然怨恨著自己為什麼不是住在倫敦,每次都要特地跑去看是很花錢的。之前看到Maxine Peake出現在政治相關的感情劇‘Loyalty’、Marc Warren的‘Cool Hand Luke’、還有光是看到海報我就很好奇的‘The Women Killed with Kindness’,在我的waiting list不斷增加、收入卻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我真的到了該找下一份工作的時刻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