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井一二三:
「做孫悟空挺好,但他始終依靠著唐僧、釋迦牟尼呢。沒有唐僧、釋迦牟尼,他還能做孫悟空嗎?我也要提醒你:做孫悟空是有年齡限制的,依今天的標準,大概是三十五歲吧。」
「怎麼最近的台灣人都愛談『夢想』?據我理解,社會上氾濫的標語,一般來講,跟社會真面貌是正相反的。例如,當中國大陸氾濫『為人民服務』標語的時候,正是社會主義信仰崩潰的時候。我有點擔心人人都談『夢想』的台灣,是否實際上是令人很難『夢想』的社會了?我們走的每一步,就是人生的實際內容。除了每天的現實以外,人生也不會有別的內容。跟現實分開的夢想是不健全的,而且是危險的,有如麻藥。『為了實現夢想而活』這樣的想法似乎包含著本質上的陷阱,因為『夢想』至上的結果,會導致忽略,甚至犧牲現實生活的品質。人生歸人生;夢想歸夢想。根據自己的『理想』去改善日常生活的品質,應該人人都能做到。改善世界,從改善日常生活開始。『理想』可以是現實的。」
「記憶是最後的武器。我們要記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記憶最重要。」
@ 與褚士瑩〈東京x地球表面不定點對談〉,沒有了鮪魚,沒有了奶油──你無法想像的日本,大田出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