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明是因為‘SHERLOCK’ (2010)而開始看Benedict Cumberbatch的作品,但我完全沒有想寫Sherlock的心情,果然是因為對Sherlock Holmes沒有愛嗎~(笑)相反地,看完‘The Last Enemy’,心中的怨念真的好大啊,我不能處理這種悲情節局了啦(坐在地上打滾)!
 
The Last Enemy
 
‘The Last Enemy’是一部BBC製作的political thriller,由Peter Berry撰寫,同樣是以政府(但這或許不是很恰當,通常策劃的都是政府裡幾個位高權重者)陰謀論為主軸。若跟之前看過的'State of Play'和'State Within'相比,本劇的格局跟後者較相近(這三者或許可以視之為BBC political thriller trilogy了,我想,至少在我發現其他部之前)。故事同樣發人省思,關於在這不確定的時代,政府做為人民的捍衛者,應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來保護人民的安全,以及,當中人民人身自由與隱私的界線。或者,將之簡化成一句話:人有沒有玩失蹤的權利
 
故事開始於一場發生在阿富汗跟巴基斯坦邊界難民營的一場爆炸案,天才數學家Stephen Ezard因此必須從中國飛回英國參加他哥哥Michael Ezard的葬禮。他在一頭霧水中趕回來,卻發現原本就不熟悉的一切變得更不熟悉了。面對眾多深愛著他做為義工的哥哥的弔唁者們,一向對自己的哥哥深具敵意的他只覺得快要窒息。回到他和哥哥曾經同住的公寓時,他發現客房裡竟躺著一位病重的陌生女子Nadir,以及自稱是他大嫂的Yasim Anwar。面對這令人錯愕的一切、對哥哥的憎惡、和眼前需要人安慰的Yasim,Stephen無可避免地做了所有羅曼史中都會發生的事。
 
隔天,Stephen意外地接到了一通來自科技公司想要資助他的研究的電話。當然,在豐厚的資助背後總有附帶條件,而該公司的要求便是Stephen必須為其公司所研發的T.I.A代言。T.I.A.的全名是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其作用是蒐集個人所有資訊,將之整合,並期望藉此找出恐怖份子的蛛絲馬跡。此一功能在當今社會其實相當常見,如同你進入Amazon的網頁時,它會自動依據你過往的購買記錄,推薦你類似產品(我不能說我喜歡這個功能哩,可能是我太paranoid了);而該軟體則是藉由分析你的行蹤、購買紀錄、上網記錄等,來預測你是否具有顛覆政府或進行恐怖活動的意圖。
 
       
 
對了,在此要提一下劇中的英國社會背景。基本上,編劇將之描繪為警察國家,因為維多利亞車站爆炸案(應該是參考自'倫敦七七爆炸案')而使人心惶惶,且所有人進出任何地方或做幾乎任何事,都需要使用能馬上辨識身份的身份證。在恐怖攻擊的陰霾下,正是適合推動此類愛國法案的最佳時機,而領頭支持將T.I.A.立法的,便是曾和Stephen同居五年的前女友、現為Home Secretary的Eleanor Brooke。
 
Stephen原本對該計畫抱持嗤之以鼻的態度,但當他回到公寓卻發現一夜愛人Yasim跟著Nadir的屍體失蹤後,他就像許多冷硬派偵探一樣,因為這個對他具有特別意義的女人而開始對所發生的事情窮追不捨,進而同意加入T.I.A.計畫。他的心思很單純,就只是想找到Yasim而已。不過,事情當然不會那麼簡單。
 
透過T.I.A.追查Yasim行蹤的過程中,Stephen對自己的哥哥在地雷區之外被地雷炸死一事產生疑慮。隨後,當他跟蹤Yasim卻意外發現與她接洽的生物學家John Moreton教授在實驗室被殺,更將之置於恐慌的境地。但就在他找到Yasim之前,Yasim就先找上門來質問為何他要追查她的下落。原來Yasim也懷疑丈夫Michael的死並不單純,而導致Michael被殺的原因,可能與他們在難民營為難民們施打的B型肝炎疫苗可能是導致目前正在該地擴散的病毒感染有關。Nadir的死也是因為施打疫苗的緣故,而她與Moreton教授接觸,正是希望他能對Nadir的血液樣本進行分析,進而找出疫苗是否是一切的原兇。
 
之後,兩人攜手合作、想要挖掘出真相。但在追查的過程中,兩人一度被一名自稱是Nadir繼父、身份其實是前情報官員的男子David Russell綁架(他講話的腔調讓我想起講話超毒的comedian Frankie Boyle)。但後來他告訴兩人:他是要為他繼女復仇,三人的關係便由敵對轉成合作。為了要追查疫苗的來源,尚可自由行動的Stephen單槍匹馬地出入T.I.A.總部,以便探查更多消息。但在探查的過程裡,Stephen震驚地發現一張疑似死去的兄長的臉!
 
原來,Michael並沒有死於那場意外,他早早察覺有人在跟蹤他的吉普車,選擇下車檢視而逃過一劫。但他本人並不知道,他的死亡其實受到整個掩飾計畫的政府三人小組Barbara Turney(首相秘書)、Patrick Nye(情報官員)、George Gibbon(國會議員)的默認。為了確認妻子的安全,Michael現身在Stephen眼前與之對質,固執的Stephen卻不願告訴哥哥Yasim的去處。所以Michael便跟蹤他來到Russell的藏身處。
 
總之,在一團混亂與意外相會後,三人與Russell分道揚鑣。Yasim對Michael偽造死亡相當不諒解、Stephen對哥哥的復生既驚喜卻又(因為他與Yasim的關係)感到不安、Michael則相當高興能有機會與形同漠路的弟弟攜手合作,三人各懷心思地重聚。就在此時,科技公司傳來好消息,願意即刻資助Stephen回中國繼續進行他的研究。面對贏回Yasim的渺茫機會以及對一切複雜局勢感到疲憊之下,Stephen決定接受Brooke的說服,返回中國。
 
不過,就在通過機場安全檢查門時,Stephen因為口袋中的金屬鑰匙而被攔下。這一事件,意外點亮了他腦海裡對所發生的一切的燈。但當他飛奔回倫敦市區時,卻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失效,他從平凡的公民瞬間成了需要被警戒的對象。落魄地流浪街頭,他竟然淪落到在沒有身份證的地下世界裡賣血換錢。
 
 
 
 
找到Yasim和Michael兩人後,Stephen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他們:跟著Michael一起逃到英國來的難民們,之所以在車站被逮捕,並不是因為偽造的身份證失效,而因為在施打的B肝疫苗中,被置入了奈米追蹤器。換言之,施打過該批疫苗者,都tagged,正因為如此,才會觸發感應器。但當三人漫步東倫敦街頭的市場時,Michael揭露一個可怕的消息:他和Nadir一樣,接種了標記為EZ759的疫苗。在此當口,一輛停在市場旁的汽車爆炸了。
 
從爆炸的威力中甦醒的Michael,驚訝地發現Stephen和Yasim之間的親密舉動,推測出兩人的關係早不單純。因為無法忍受Michael的指責以及即將再度死去的事實,Yasim離開藏身處,到餐廳沈思的同時,Russell卻藉由藏在她衣服裡的追蹤器,再度找上門來。他要求Stephen幫他解開從Nye家拷貝來的‘標記行動’密碼,來交換唯一能幫忙分析血液救Michael的Lawrence Cooper教授的下落。
 
但就在Cooper找出疫苗問題之前,Michael卻意外地戰勝病毒了!此項發現,讓所有(明的暗的)關係人大為驚奇,卻也讓事情急轉直下。因為與Michael一起逃到英國的阿裔難民們全都死亡,唯獨Michael活了下來。要想揭穿此一陰謀,Michael成為唯一的證據。為了保全Michael,Stephen忍痛告別Yasim、要她帶著Michael一起逃到國外,並承諾一定會找到她的。
 
另一方面,Barbara Turney發現Eleanor Brooke早在她知情之前,就已經瞭解整個行動(或許還是她策劃的哩!才因此當上部長)。為了避免疫苗原來具有種族制裁效力一事外洩,Brooke當機立斷要求Turney結束整個掩蓋行動。藉由Turney出現在實驗室,點出了Lawrence Cooper正是當初執行計畫的科學家(不過,這點早在Russell向Stephen和Yasim展示所有與之接觸過的微生物學家、都在不久後死亡,就知道Cooper其實有插一腳,但為何他們還是向他求助,是件令人疑惑的事)。
 
傷心地送走愛人與兄弟的Stephen,在步出車站時便遭受逮捕,因為他既有效的身份證又拒絕任何形式的身份鑑定。面對包圍他的警察們,Stephen說了這句話:‘I haven’t broken any law, I know who I am and I don’t have to prove that to anyone.’
 
意外地,檢查的官員只是拿儀器掃過他的手臂,便鑑定了他的身份,並說了一個詞:‘UNAS’就送他回公寓。等在他公寓的,卻是更殘忍的事實,而帶來巨大毀滅性消息的,正是至頭至尾都知情的Eleanor Brooke。
 
Brooke聲稱掩蓋這項實驗所帶來的種族性後果,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與安定。因為一旦此後果為人所知,將會造成世代仇恨、煽動恐怖主義的火苗(這點我倒是同意)。但是,當Stephen譴責不該將人民當作無知的白老鼠來實驗、將生命的神聖性簡化成條碼與數據資料時,Brooke秀出自己手臂皮膚下被植入微型新式身份認證的痕跡。對一個發誓捍衛國家安全與穩定的人來說,這樣一種不會被偷或竊取偽造的‘身份證’,是維護社會安全的重要力量。她接著更吐露一項殘酷的事實,就是Stephen體內早已被植入該種身份證,並且被標記為‘無組織危險份子’(即UNAS),這意味著他的一舉一動都會遭受監視、無法離境、也無法使用或進入特定場所或交通工具。至於Michael和Yasim呢?他顫抖地問。Brooke笑著說,you should move on,Michael早已在幾週前死於地雷爆炸、而Yasim因為悲傷而不再回來,此外,英國會加強入境者的管制。
 
最後的鏡頭(我的心都了啦),就是處在極度震驚狀態中的Stephen,呆坐在面向窗台的書桌前,彷彿看見了依舊在難民營持續行醫的Yasim,從醫療帳棚中走出,對著他,微笑。一滴淚,靜靜地滑落他的臉龐,他背後的監視器也靜靜地閃著紅燈,向某處的螢幕,傳送他沈默的背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enedict Cumberbatch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kyopeony 的頭像
    tokyopeony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ill Die Tomorrow

    tokyope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