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過一連串的沙盤推演(XD真的,我們討論了買票策略、戲碼順序等可能性不下數次),我跟友人決定星期六一早兵分兩路、分別去Gielgud Theatre與Noel Coward Theatre排day seats,以極大化至少能看到一齣(我)想看的戲的機率。
 
鬧鐘在七點四十五分響起、整裝後八點出門,我在不到八點半便抵達指定地點-Gielgud Theatre。這時間,位在Shaftsbury Avenue大街上的劇院外頭已有不下十來位的人在排隊、等著買'The Audience'的票。但這人數,比我預想的還少哩!抱著忐忑的心情加入隊伍,即使評估了一下狀況、覺得買到的機率很大,卻免不了擔憂自己會估算錯誤啊!一大早便在寒風中昏昏欲睡、癡癡地排隊真的很不好受。可是,窮學生如我,既不願意花大錢買、又不願意選便宜的,卻視野受限的位置,就只好以時間換取金錢囉!(另外,day seats通常是front row,與舞台近到能清楚看見演員們的一眨眼、一皺眉。這對四眼田雞的我來說,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囉!)在等待的無聊過程中,比我晚一點出門、指定地點為Noel Coward Theatre的友人跟我不斷地交換簡訊,相互報告排隊狀況。
 
Gielgud Theatre很準時地十點開門,(跟另一家劇院的處理方式相比)好心地讓在寒冷倫敦街頭等待的人們進入大廳。進去之後,禮貌的劇院人員宣告了下午與晚場的day seats數量,然後跟大家說:很抱歉由於電腦系統出問題,所以沒辦法現在給買到票的人實體票卷,得先以ruffle ticket代替,等開場前再來換票;他又提到,因此只能收取現金。聽到這裡,我內心不由得hallelujah一番,慶幸自己昨晚有領錢(純粹巧合)。少了科技的幫助,可憐的票務人員只能輪流使用列印出的座位表與ruffle ticket book,來登記買票者的相關資訊。考量到表演的長度與回程的交通,我跟友人早鎖定買下午場的票。這讓我發現有個優勢:大家通常喜歡買晚場的表演(因為是當地人,不用趕著回家?或旅客來倫敦玩?),我毫無困難地買到兩張day seats!啊啊,後方等待人龍的羨慕嫉妒恨,讓我(壞心眼)很爽快呀~
 
趕緊告知友人最新資訊後,我便朝著 Noel Coward Theatre前進。到了位在St. Martin's Lane的劇院,我才認知到Judi Dench跟Ben Whishaw的'Peter and Alice'組合大勝Helen Mirren。上次見到同樣的排隊景況,大概是去看David Tennant與Catherine Tate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 時,或Jude Law與Ruth Wilson 'Anna Christie'吧!很冏地數完排在友人前面的人頭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的位置是在危機邊緣,完全取決於前方人潮的買票數量和場次選擇。Noel Coward Theatre原本預定十點半開始賣票,卻因為同樣的系統問題而延誤許久(畢竟是同一個劇院體系嘛!),但危機處理的比Gielgud Theatre要差,讓所有人在冷風裡多等了近一個半小時(說真的,買不到也最好早點知道,才不會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排隊上。這對我跟友人的影響是不大,我們兩的算盤是:買不到這劇的票,就去試試最近非常熱門的音樂劇'Book of Mormon'的lottery draw;而你只要在正午去Prince of Wales Theatre填單投票就行了,the rest is fate.)
 
好不容易等到將近正午,令人興奮地,排隊人潮終於有所前進了(期間友人先回前晚住宿的Travelodge Bethel Green退房、拿行李)。一位劇院人員開始一團一團帶人進去。等待過程真的很煎熬,畢竟當前面的人拿著票走出來,代表買到票的機率也漸漸減少,擔心當下一次工作人員出來時,會是宣告:the shows are sold-out.(我身後彼此偶遇的兩女一男不停地說:那些買到票的人應該要看起來高興一點、拿著票跳個勝利之舞才是。我心想:那也太白目了吧!買到票很好,但有必要招搖到惹人厭的地步嗎?)總之,當我終於是第二個排在劇院門口的人、劇院人員出來告知:只剩下站票時,我內心唯一擔心的:那還有晚上的票嗎XD(是站票無所謂,重點在於是不是我要的場次啊~(吶喊))
 
等待期間還有另一個插曲:好幾位老爺爺、老奶奶經過這個令人側目的人龍時,問說這是在排return ticket嗎?答說'不是'後,他們就逕自地走進戲院、無視外頭的人。這下可讓後頭不名所以的排隊人群的恐慌起來,我後頭的一名英國女孩還自告奮勇地三番兩次衝進戲院要找人處理。期間還有後頭的人以不大不小的聲量說:前頭的人(倒楣的我)應該要制止他們。因為大家明顯地情緒浮動、竊竊私語,加上英國女孩的積極行動,使得買好票出來的人還特意停下腳步、叫大家不用擔心,說:那些老人家是在問有無(full price)return tickets,且劇院的人也有注意到這個情況。說真的,我可以了解那些老人家的作法。畢竟看到那麼長的隊伍,誰也不會想等上半小時、就為了問一個兩三秒的問題。
 
當換到我踏進劇院時,內心不由得大呼了一口氣,想著:終於啊~!本來抱持著:能看到其中一齣戲碼我就很高興了,沒想到結局竟然是兩齣都買到哩!(即便'Peter and Alice'是站票,也是很棒地(灑花轉圈)~)
 
超級感謝同樣苦心勞力的好心友人曾同學大力相挺,總是願意陪我發神經地當追星族。買完票的我們都快累癱了,站在倫敦街頭吹三個小時的冷風可一點也不有趣。於是我們便扛著行李、前往馬來西亞餐廳覓食去,結束買票這一回合

(另類的戰利品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London theatre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kyopeony 的頭像
    tokyopeony

    Dream as if You will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ill Die Tomorrow

    tokyope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